|
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更年期是一个传统名称,泛指绝经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,是从育龄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。与之相关的医学专业术语包括绝经、绝经过渡期和围绝经期。 多发生于45-55 岁,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。 是围绝经期必然出现的症状,可以分为3 种类型:①月经周期延长,经量减少,最后绝经。②月经周期不规则,经期延长,经量增多,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,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。③月经突然停止,较少见。 潮热、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,是更年期综合征最具特征性的症状。 ①精神神经症状临床特征为围绝经期首次发病,多伴有性功能衰退,可表现为兴奋型或抑郁型。 ②泌尿生殖道外阴及阴道萎缩、干燥,性交痛;子宫脱垂;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。 ③心血管症状阵发性发作,心悸、胸闷不适;少数出现轻度收缩压升高。 ④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开始,骨吸收速度大于骨形成,促使骨质丢失而发生骨质疏松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减少引起。绝经激素治疗(MHT)(过去称为激素替代,HRT)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临床医疗措施。 MHT是一种医疗措施,必须有明确适应证且无禁忌证方可实施; 个体化是MHT的重要原则,不仅药物的选择需个体化,剂量也应个体化,并建议选择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剂量; 对于有子宫的妇女,补充雌激素的同时必须加上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。 (1)适应证 在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并出现相关症状时即可应用。 (2)禁忌证 已知或可疑妊娠、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、已知或可疑患乳腺癌、已知或可疑患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、近6个月内患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、血卟啉病、耳硬化症、脑膜瘤(禁用孕激素)等。(1)单纯孕激素补充治疗 适用于绝经过渡期,调整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出现的月经问题。地屈孕酮、微粒化黄体酮胶丸或胶囊、醋酸甲羟孕酮、周期使用10~14d (2)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 适用于已切除子宫的妇女 结合雌激素、戊酸雌二醇片、半水合雌二醇贴 (3)雌孕激素序贯用药 适用于有完整子宫、围绝经期或绝经后仍希望有月经样出血的妇女。这种用药方式是模拟生理周期,在用雌激素的基础上,每月加用孕激素10-14 天; (4)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用药 适用于有完整子宫、绝经后期不希望有月经样出血的妇女。该法每日均联合应用雌、孕激素,一般为连续性(连续用药不停顿)。 (1)局部用药适应证:仅为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。 (2)局部用药方法:阴道用药,每日1次,连续使用2周症状缓解后,改为每周用药2~3次。 (3)局部用药注意事项:使用不经阴道粘膜吸收的雌激素,如普罗雌烯阴道片和乳膏,理论上无需加用孕激素。 对于尚不适合使用MHT (如月经尚规律但有症状者) ,不愿接受MHT或存在MHT禁忌证的女性,可选择其他非激素制剂来治疗绝经症状。 (1)植物类药物主要包括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、升麻乙醇萃取物,此类药物对于绝经相关症状的缓解安全有效。 (2) 植物雌激素 目前研究与绝经相关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。 (3) 中医药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中成药(祀菊地黄丸、更年安、乌灵胶囊等) ,在缓解绝经期症状方面安全有效。其他的中医治疗包括按摩理疗、药膳、针灸及耳穴贴压等也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。(1)替勃龙 口服后代谢成三种化合物而产生雌、孕激素活性和弱的雄激素活性,对情绪异常、睡眠障碍和性欲低下有较好的效果,对乳腺的刺激较少,可能具有更高的乳腺安全性。 (2) 围绝经期开始的MHT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 (1)加强心理治疗,鼓励患者;保持生活规律化,坚持少食动物脂肪,多吃蔬菜水果,避免饮食无节。 (2) 预防骨质疏松,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,增加日晒时间,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。 (3 )坚持运动,防止肌肉、组织、关节"废用性萎缩"。 (4) 吸烟会使女性绝经年龄提前,建议戒烟。 (5) MHT对延缓皮肤老化有益处,并且不增加体重。 |